论坛报告与交流 | 当代建筑学的挑战与探索
2018-12-16


 

中午午餐之后,稍作短暂的休息,大会进入了下午的报告环节,由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召集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成员、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孔宇航教授分别主持。
 


 

报告一:建筑学学科发展动态六点——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张彤

张彤教授从六个方面对建筑学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全球化进程中的建筑文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信息化时代的建筑数字技术、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建筑工业化,并认为建筑学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逐步趋向丰富,研究内容也更加综合,但其围绕不断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定位未变,基于以上背景,对建筑学学科重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城市设计成为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支撑;以进化和发展的视角看待建筑文化和遗产保护;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成为贯穿建设过程的重要方针;乡村建设向科学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从数字建筑设计走向工业4.0;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关键。

张彤教授


 

报告二:关于学科内涵与边界的追问

报告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  孔宇航

孔宇航教授基于学科内涵和边界对建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学科边界一直存在,但并非是封闭的环路,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与演变规律,对于建筑学学科边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开放性。作为一个学科建设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应当充分理解学科的边界处于何种状态,对学科架构、内在规律与逻辑关系保持清晰的认知度。在重新思考内涵时,应对复杂性的语境进行批判性回应,其意义在于重建并稳固学科基础。

孔宇航教授


 

报告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建筑学学科前沿问题思考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孙澄

孙澄教授介绍了人类三次工业革命后所面临的窘境以及人类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全新技术革命”,包括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以此为背景,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绿色与健康两方面,阐述了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此同时,城市建筑功能的发展日趋复合化,包括在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工作中,对设计品质、精细化需求不断增加,对于设计要处理的信息量呈井喷式增长,同时,对于城市建筑包括相关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机制,原先更多可能是主观判断,现在有更加得力的工具,需要做智能、量化,精准的分析和科学表征,基于以上需求,参数化设计随着更多的数字技术,思维方法和策略层面的技术融入,正逐步向全面智能化阶段发展。

孙澄教授


 

报告四:建筑学教育的本体思考

报告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肖毅强

肖毅强教授认为可以运用整合理论来解释建筑学发展的现象,并以此为背景梳理、探讨了现代主义的发展。此外,在设计课中,应当强调叙事与建筑设计的本体思考相结合,在建筑学教育中,其核心是设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设计以及整合,用设计整合所有的知识。通过竞赛项目的案例说明,如果有学生课外专业社团参与,则有利于多方知识整合于设计中,能够形成跨边界、跨层次、多路径、漫游式的设计。

肖毅强教授


报告五:汇溪流以至江海——走向融合的建筑学科

报告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  杜春兰

杜春兰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创新突破、制度与框架、学科知识再生产模式完善,其中第三点又分为“拓广度、挖深度、创高度、升温度、增维度”五个方面,认为建筑学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建筑逻辑、物质实现,而是已逐步走向社会承诺等共同构成的治理城市的途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始终坚持建筑学的内涵,瞄准科技前沿,创建新的学科生长点,包括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级学科的目标,并将此作为重庆大学智能学科城市群学科规划,以应变目前建筑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大局势。

杜春兰教授


 

报告六:分化挑战中的整合应变——关于当代建筑学科的困惑与思考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李晓峰

针对当代建筑学科的困惑,李晓峰教授从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阐述:困惑,学科和学制;思考,质变与问题;应对,多元问题。由于当今建筑学科面临着种种变化,新时代下的建筑学科人才培养不断受到关注,2011年,建筑学一拆为三,建筑、规划、景观三大专业知识体系各另立门户,学生的行业视野越来越窄等现象逐渐凸显,面对这样的分化与挑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第一,宽平台,体系化的基础课程,所有的建规学院设计专业,在一年级设置人居环境科学概论必修课,从建筑、规划、景观、艺术四个不同专业知识背景启发学生对于人居环境的整体思考。第二,多方向精细化培养,包括跨一级学科联合教学、运用跨学科理念与其他学科联合教学研究。

李晓峰教授


 

报告七:走向开放的建筑学人才培养

报告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吉国华

吉国华教授认为建筑学是一个关于建造的学科,其核心知识体系始终不曾改变,主要包括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造、场所与环境,同时,其外延又是不断拓展的。目前,国内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引发了建筑学对功能转化、城市密度、城市气候、个性化、标准化的思考,并逐步形成建筑学科的外延与拓展,基于此,提出了对建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研究,使其他学科为建筑学提供支撑。2017年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申请《以综合性大学通识与为基础的新工科建筑学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以启发式、引导式代替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并以问题为导向,重组知识研究和转化三类课程群,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融合,使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发展方向,成为专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吉国华教授


报告八:存量时代的再生建筑学
 

报告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前院长  范悦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大城市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再生建筑学应运而生。范悦教授认为,再生建筑学是对既存建筑的要素进行再生的过程,是对既有建筑形式、质量、标准、功能,技术等进行改变的建造行为,同时,再生建筑学还与再生策划、评估诊断、再生设计、再生技术等过程有关。再生建筑学的时代特征要求对象在存量建筑和多元、多维的视角思考问题,其代表了一个新的建筑学努力的方向,基于此,建筑学的内涵与外延,其实质要从内涵上不断拓展现代建筑工业化建造;另外,存量建筑再生建造应当拥有多维、多专业的评价角度、整体拓展模式,才是建筑学所期待的。

范悦教授


 

报告九:未来高等教育中建筑学科的定位与挑战

报告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越

吴越教授阐述了建筑学科面临的挑战、可行的对策、和可采取的行动。吴教授认为建筑学科面临对高等教育和对建筑业两方面的挑战。应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挑战,他提出了建筑学教育不应仅仅作为职业化教育,而应提供多适应性通才教育和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应对建筑业的挑战,他认为需要关注建筑师在建设相关领域中的话语权。吴越教授分享了浙江大学建筑学科的三大价值观:以国际化应对全球性变化挑战;以实战对接中国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以跨学科的全面素质养成作为教学目标。在具体行动上,他首先提出了以课程群的形式总体减少学分要求,留给学生更大自主权。其次要强调特色建筑教育,并通过实验室建设、专业教室改造等场所设施的营造提供多学科高度交流的机会。最后,他提倡大家为整个建筑业的物种多样性和原创力做出一些贡献。

吴越教授


 

报告十: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关于建筑历史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报告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柳肃

柳肃教授从历史学科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建筑学的内涵与外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建筑历史教学模式,指出如何把历史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建筑学的三大学科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同历史因素的制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在建筑设计,建筑历史教学之间的差别与得失能够让我们明白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把从历史上学到的东西化为设计语言,把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来,依然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把意向与实践相结合,把科技元素与本土的文化相结合。反思当代著名的建筑师由于培养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巨大不同,现代的中国建筑历史教育课程缺少意匠训练的模块,不要为了“历史”而“历史”,只有通过把建筑历史课程直接放入理论之中,把建筑历史学习到的东西进一步运用到建筑设计实践中来,才能让建筑学学科得到更良好的发展。

柳肃教授


 

报告十一:万维时代的建筑学

报告人: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沈中伟

沈中伟教授从万维时代对建筑的影响来探讨建筑学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不论时代如何进步与发展,我们依然需要回归建筑本质,回归人的需求,与数字化的运用合为一体。我们需要明白,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为人的需求服务,同时也为了社会服务。时代在进步,建筑在发展。万维时代的革命是根本性的,万维时代的到来,导致建筑的发展更是在速度和广度上超越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建筑本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与突破的,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万维时代,建筑行业也发生了变化,工程+美学也不再满足要求,建筑设计与分析的方法有着革命性的变化,建筑设计的模式与方法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更新与变革。沈中伟教授指出,人在变化,建筑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建立万维的价值观对以后如何看待建筑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沈中伟教授


 

报告十二: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建筑学发展思考

报告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  程世丹

程世丹教授从跨学科合作方面来探讨建筑学的内涵与外延,指出针对目前建筑学科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拓展新的边界,探索新的方法,开展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只有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保持建筑学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建筑学是以建构为中心的一门学科,除去技术与艺术因素,建筑学还需要接触与掌握科学,人文等等一系列方面的知识。然而现在建筑相关学科越分越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反观建筑学的内涵也越来越模糊。目前建筑学面临的问题,需要跨学科合作来解决,在学科中拓展学科,打开学科的边界,实践的边界,研究的边界以及教育的边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新的分析方法,新的建造方法。扩大实践领域,开展新的实践业务,践行新的实践模式,创建新的实践制度。宣传新的研究理念,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磨合新的研究体制。完善建筑学教育体系,开展新的思想认识,开设新的课程,开始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未来的学科更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程世丹教授


 

报告十三:诗意的栖居――建筑学科的理性与感性双重辨析

报告人:华侨大学副校长  刘塨

刘塨教授在报告中探讨了建筑学科的体系构成,认为建筑教育最深刻的矛盾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科学的发展逐步走向逻辑领域,引领建筑学科出现了很多理性的设计工具,但建筑的本质和多数定义是描述性的,并不是逻辑性的,有着不可言说的特质。感性的问题,往往是建筑学科的关键。刘塨教授提出建筑师创作行为的微观机制是感性的,而建筑教育知识传授机制是理性的,要让设计成为学习的对象,需要建立建筑学的基本体系,需要从人使用建筑(功能主义)、人建造建筑(建构主义)、人设计建筑(手法主义)的三个角度认识建筑的特点,建立教育的框架。并且从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看建筑,包含了自然科学中人与物的关系、社会科学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文科学中人与心的关系。其中人与心的关系是人自身的特性,所以我们追求空间上的无限和永恒,追求诗意的栖居,这才是建筑本质的价值观。

刘塨教授


 

报告十四:建筑学博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  张大玉

张大玉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了建筑学科内涵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筑学学科的核心,是为人塑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工作,交流的场所,是实现空间,艺术,技术的统一。但是在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抛弃了许许多多建筑学内涵包含的东西,现在的建筑学,既非技术,也非艺术。在交叉学科中,建筑学要发挥主导作用,要自信,要创新,更要包容。张大玉教授进一步指出,自成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不忘初心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建筑学的内涵是什么,构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张大玉教授对北建大建筑学科的未来发展作了简短的汇报,表示要继续秉承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已经形成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地缘优势,实施特色交叉与通融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通过人才特区和科研特区,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张大玉教授


 

报告十五:建筑学学科发展三问

报告人: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  关瑞明

关瑞明教授从三个问题切入,提出了对建筑学科群发展的思考。第一个问题是建筑学学科群,谁是群主?关瑞明教授提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在不断地磨合过程中。第二个问题是,学科与学科群如何发展?博士点的数量影响学科的排位,那么如何去评价建筑学的位次导向,是很重要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筑学博士点的缺口有多大? 与城乡规划比较,建筑学的学科发展有优势,体现在全国建筑学的博士点有20个,而规划的博士点只有14个。但是与土木工程学的72个博士点比较,建筑学的学科发展存在明显劣势,差距是52个。最后,关瑞明教授对建筑学博士点的缺口做了排列,希望未来建筑一级博士点的数量向36、48和60前进。

关瑞明教授


 

讨论环节:关于博士点申报和建设的讨论

主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振宇


 

主题报告结束后由同济大学李振宇教授主持了现场讨论环节,讨论嘉宾包括刘加平院士、张伶伶教授、张彤教授、孔宇航教授、肖毅强教授、刘塨教授、张大玉教授、翟辉教授和仲德崑教授。各位专家就博士点申报和建设的话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针对现在博士点的格局和新增博士点的要求,刘加平院士提出未来学科发展要大气、有度量,各个学校一起进步。建筑学的发展不能脱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如果脱离终端,只谈学科自身内涵就脱离了实际,必然发展不好。学科建设应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若落后于时代,就失去了亮点。


 

张伶伶教授分享了沈阳建筑大学博士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第一,要有紧迫感,三年建设期非常紧,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申报后的微调十分重要,调整应目标清晰。第三,博士点的方向十分重要,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宜锋不宜平。第四,各学校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特色、抓队伍、抓成果,不要泛、广、大。第五,朝着三足鼎立的目标努力,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第六,要有长远的想法和设计,取得学校的资源,以强带弱。


 

肖毅强教授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申请建筑博士点过程中重要的思考,第一是博士招生指标要均衡。第二是建议招教研团队,以强带弱,团队在教学、科研、成果申报和研究生培养中协同作战。
 


 

张彤教授提出了对于建筑学博士点建设的困惑,建筑设计方向在建筑学院里的核心地位在逐渐降低,体现在报名数量和培养规模的萎缩。他指出,建筑学中的设计方法,代表非常综合和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单纯以工学指标去评价建筑学的做法是需要改革的。


 

孔宇航教授针对博士生的课程和自主研究的关系提出国内博士生的质量应与西方进行比较,例如美国的博士要精读500本书,从这一点来讲中国的博士生培养与西方有很长一段距离。其次,他指出要让有研究能力的人带博士生,人才短缺是建设博士点主要的阻碍,新的博士点要控制导师带学生的名额。


 

张大玉教授分享了北京建筑大学拿到博士点授权后近期的计划,涉及验收、培养方向制定、导师遴选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他介绍了建筑博士点的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会配有两个导师。针对设计方向报名人数少的问题,张教授提出不同方向的博士在评估要求上要有所差异。


 

刘塨教授提出华侨大学在博士点建设上的思路是走特色发展道路,发挥侨乡侨校的特色,以华侨建筑作为学科主要方向。近期将要做的事情是举办华侨建筑展,把中国建筑文化在沿着一带一路向东南亚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果做盘点和总结,以此作为建设博士点的学科基础。目前已产生了五个博士生导师,涵盖了设计、技术、历史三个方向。


 

翟辉教授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在博士点建设中的目标,学院的学科发展立足于云南和西南地区,完成服务社会的使命。博士点建设将延续在申报时制定的特色,从乡土、乡村、地域、人文研究为出发点,借鉴老一辈对云南的历史文化保护做出的积累,走特色发展之路。


 

李振宇教授感谢所有嘉宾的发言,并邀请仲德崑教授对会议做学术总结。

讨论嘉宾


 


 

大会学术总结:建筑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报告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仲德崑


 

仲德崑教授结合各位专家的观点对建筑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做了学术总结,从建筑学的本体属性、学科框架、研究方法、和前沿趋向四个方面对建筑学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仲德崑教授指出,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建筑学必须适应时代的脚步,既要深化内涵,又要拓展外延,明确更新的学科定位、学科框架、研究方法、和前沿趋势,从而满足人类未来生产生活需求。

针对建筑学学科建设,仲德崑教授提出以下四点看法:一、针对建筑学的多重属性与学科多样性,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以建筑学为本原,适当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而建筑设计应作为跨学科平台的基点。 二、对于建筑学学科框架的构建,要总结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自身学科的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人居环境学科群的高度明确建筑学科的定位,寻找与其它学科间的支撑,构建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学学科框架。三、研究与设计有诸多共通之处,应对技术、美学、行为等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包含历史、大数据、实验类、模拟性、逻辑论证、案例研究与综合策略等方法。四、建筑学学科的前沿趋向于从单一的建筑拓展到建筑环境、城市设计、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和工业化等诸多方面。同时,建筑学应当将建筑的文化属性放在首位,让建造技术与文化表达融合在一起。

仲德崑教授表示,这次会议是一次对学科建设的研讨会,希望此类会议可以不断地延续下去,学科建设将会是一个永久的议题。最后,仲德崑教授代表深圳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四所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向学科评议组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远道而来的诸位兄弟院校同仁的大力支持,并感谢了深圳大学会议组织者们的辛勤付出。

仲德崑教授

至此,2018全国建筑学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圆满结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