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接受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学生要掌握建筑力学、结构、设备、材料、施工与环境保护等知识,侧重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地方应用特色的建筑设计与实践课程,积累丰富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当代世界与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国际化视野,形成创新性、独立性的设计逻辑思维。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包括: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外语语言交流综合能力;
2. 掌握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和表达设计理念等基础性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文字、图形与数据处理技术,促进数字信息化、应用化为导向的表达与交流;
3. 了解中外建筑历史沿革与发展规律,理解人体生理、心理行为与建成环境的交互关系,了解建筑相关经济知识、社会文化和法律法规,培养国际化视野并广泛接触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形成建筑美学的个人修养;
4. 初步掌握和综合应用建筑结构、设备、构造、材料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贯彻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美观性等基本原则;
5. 积累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以及建筑设计项目前期策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本专业学制5年,毕业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83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118学分。
城乡规划专业工学学士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理论,了解环境行为心理学、城市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城乡规划法规和空间控制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城乡规划全过程中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具备处理城乡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的复杂关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
1. 具有洞察城乡发展历史规律和开展城乡社会与空间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的能力;
2. 了解城乡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并能将其综合理解为一个整体,形成区域整体的发展愿景;
3. 掌握城乡空间发展现状剖析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发现关键问题和主要特征;
4. 具备统筹城乡空间各系统要素,进行空间布局和形态设计,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以恰当方式呈现的能力。
5. 能够在分析备选方案时,考虑不同群体所受的影响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并促成共识,以寻求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公正。
6. 能够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和方法,解决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难题与挑战。
本专业学制5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83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119学分。
风景园林专业工学学士
本专业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园林设计方法和理论;了解中外园林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理论,了解与园林设计相关的环境行为、心理学、城市经济、技术及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熟悉风景园林规划法规和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景观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了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动员、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风景园林的学科发展动态;
3.掌握风景园林的艺术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园林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4.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中外园林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园林环境的关系,与风景园林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
6.熟悉国家相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具有良好的团队与合作精神、组织协调、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专业学制5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83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118学分。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城市科学和数据科学基本理论、技术和工程实践方法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从事智慧城市、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智能交通、城市安全和防灾、互联网位置服务等领域等地理信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运行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
3.掌握数据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掌握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规划管理、生态安全、减灾防灾以及经济与人口、互联网位置服务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5.掌握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了解城市及地理空间信息相关领域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及应用动态。
本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4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不少于36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90学分,实践课程不少于14学分。
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 专业代码085100
培养目标:掌握建筑学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基础理论,熟悉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或设计理论基础,能够独立从事建筑学领域的科研和设计实践工作,培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建筑专业高级设计人才。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或设计理论基础。
培养方向:1.公共建筑设计方向:结合大湾区和深圳的区位特殊性和建设特征,关注大型城市综合体、现代康养设施等专门化研究问题,展开公共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建筑行为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等研究。
2.居住建筑设计方向:结合高密度居住与住区问题,关注居住综合体、既有住区更新、居住建筑智慧建造等研究问题,展开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以及类型学、环境行为学、使用后评价等研究。
3.绿色建筑设计方向:研究建筑在其全寿命期内,如何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方式设计建造,以达到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建筑。
4.既有建筑的保护更新方向:针对城市更新与新农村建设需求,关注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街区及传统村落等历史环境及建筑等专题,注重对历史环境生存机制及其保护策略的探究。
5.城市设计方向:结合大湾区高密度建成环境问题,关注物质空间品质、出行行为和城市活力,大数据和参数化新手段等研究问题,展开城市设计方法以及环境心理学、城市生态学、建成环境和空间活力评价及优化方法等研究。
全日制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30 学分,实践环节 6学分。
建筑学研究生(学硕) 专业代码081300
培养目标:掌握建筑学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基础理论,熟悉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或设计理论基础,特别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等方向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建筑专业理论研究、高校教学等多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
培养方向: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立足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特殊背景,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快速城市化所面临的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问题,依据建筑行为学、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等基础理论,重点对大型公共建筑组合及集群、住区环境及居住建筑的设计及其理论等展开研究。
2. 建筑历史与理论:关注我国南方地区传统聚落及建筑、近代建筑文化交流、当代城市建设历史理论等专题,展开聚落空间及建筑形态的模式、特征、发展历程及建构规律等研究。
3. 建筑技术科学:基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征,针对建成环境的健康舒适与可持续性,利用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模拟实测等方法,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构造、环境、能源和数字化技术的相关研究。
全日制学制为3年 。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8 学分,选修课程 不少于10学分。
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 专业代码085300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发展的专业价值观,掌握城乡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前沿动态,掌握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及其相关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城乡规划设计编制与管理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和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培养方向:1. 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问题,对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持续关注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城乡空间政策、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设计等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城乡规划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城市开发控制的政策手段和实效性研究以及空间紧约束条件下的规划和实践,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管控实施机制。
2. 城市设计方法与实践:探索引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城乡规划新技术,聚焦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物质形态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研究,尤其是南方集约型城市空间的构筑特点、意义及价值形成方式,寻求提升环境整体品质的有效途径;关注城市历史环境的保存、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其形成与生存的条件和机制;强调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改造矛盾的协调,注重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的创造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3. 城乡空间分析技术及应用:将地理空间信息科学领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研究与设计实践中,提高对城市空间及社会环境特征的认知及描述精度,为城乡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有效性评价。
4. 景观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在城乡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城市本土特色的景观系统规划模式,强调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等的多学科交叉融贯研究,探索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共生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技术。
全日制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5 学分,实践环节 6学分。
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学硕) 专业代码083300
培养目标:掌握系统城乡规划学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基础和技能,并对与专业相关知识有相对广泛的了解,能够独立开展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高级人才。
培养方向:1.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问题,对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持续关注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城乡空间政策、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设计等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城市开发控制的政策手段和实效性研究以及空间紧约束条件下的规划和实践,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管控实施机制。
2.城市设计与历史环境保护:探索引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聚焦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物质形态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研究,尤其是南方集约型城市空间的构筑特点、意义及价值形成方式,寻求提升环境整体品质的有效途径;关注城市历史环境的保存、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其形成与生存的条件和机制;强调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改造矛盾的协调,注重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的创造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3.城乡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将地理空间信息科学领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研究与设计实践中,提高对城市空间及社会环境特征的认知及描述精度,为城乡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有效性评价。
4.景观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在城乡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城市本土特色的景观系统规划模式,强调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等的多学科交叉融贯研究,探索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共生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技术。
学制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不少于15 学分,选修学分不少于9学分。
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研究生(学硕)
培养目标: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是利用地理信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地理信息、智慧城市以及地理信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本学科以地理信息技术为理论支撑,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以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丰富城市内涵,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学科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熟悉本领域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研、教学及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能力。
学制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不少于16 学分,选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
建筑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掌握坚实宽广的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绿色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建成环境信息技术等方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密切国内外学术前沿,具有跨学科开展科研工作与创新的能力的人才。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独立从事领域内科研、教学以及行业管理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方向:
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2)
依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具有岭南地域及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特征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重点关注医养建筑的适老性设计、文化建筑中的“文化自觉”设计方法等课题,并强调“全方位人文关怀”的健康、高效、人文的建筑创作理论。
2. 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081301)
依托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乡村聚落复兴、传统营造技艺、建筑遗产保护与历史理论等课题。
3. 绿色建筑技术(081304)
依托深圳市建成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LED照明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SZU-BRE-NU国际绿色建筑联合实验室,主要研究绿色建筑、建成环境质量和建筑光环境等课题。
4.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依托深圳大学城市设计研创中心,主要研究集约型超大城市的空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重点关注转型期南方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问题研究、设计创新和制度管控等课题。
5. 建成环境信息技术(对应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和城市空间信息工程0813Z1)
依托智慧城市研究院和空间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城市建成环境信息基础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建成环境智能感知,城市空间活动分析和基于大数据的公共设施配置优化等课题。
学制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6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3学分。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2. 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熟悉本领域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3. 熟练运用英语,具有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方向:
1.城市测量工程
研究城市测量理论与方法,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与装备及其在城市地上、地下复杂建成环境中的应用。
2.城市遥感
研究多源遥感技术在城市建成要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灾害预警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城市建模与分析
研究城市复杂系统时空状态演变理论与方法,以空间为载体整合城市多源信息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学制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3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3学分,必修课程不少于3学分。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