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结束之后,大会马上进入了上午报告环节。
主旨报告以建筑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为主题,对建筑学的本体属性与内容、建筑学的学科架构、建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筑学学科的前沿趋向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本场主旨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召集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院士主持。
刘加平院士
报告一:面向新时代的建筑学思考
报告人: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召集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庄惟敏
庄惟敏教授就学科概况与基础分别讲述了学科的内涵与历史沿革,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以及近几年全国的学科人才培养规模与毕业去向。在学科科研方面讲了学术前沿以及社会服务核文化传承,并以清华大学为例,讲述了建筑学学科的改革。最后提到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他提出几个比较关键的方向:第一,教育培养方向向国际看齐,越来越多要在国际上得到自己的话语权以及我们自己的目标标准体系;第二,继续突出各个院校的办学特色,各自都保留各自的体系;第三,课程培养的自由化,让我们知道学生的爆发力、创造力都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
庄惟敏教授
报告二:形式追随共享
报告人: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成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振宇
李振宇教授提到我们处在一个大的变化时代,有技术变化,有思想变化,还有整个生活方式在变化,与建筑相关的一切工作也会带来变化。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情况下,建筑学改变包括但不仅限于这5种:第一,算法和体验;第二,环境与建构;第三,社会与美学;第四,当代与传统;第五,共享和专属。另外还讲到三种共享类型、四种空间类型、空间中的主客体等。提出了共享城市的愿景,并认为形式的构成、形式的发展应该成为建筑学本体研究的重点之一。虽然共享会带来很多问题,正因为有问题所以才需要我们做研究。城市和建筑,正从解析的独立走向共享的系统。共享意味着至少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时段、不同归属的人在使用空间。城市的政策,应该鼓励共享。公益的项目应该成为共享的表率,私人项目也应共享其权限。
李振宇教授
报告三:区域建筑学
报告人: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成员、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张伶伶
张伶伶教授提到建筑学包含三个方面,多元、开放与交互。区域建筑学不是对传统建筑学的替代和颠覆,而恰恰是基于建筑学本体观念上的拓展。区域是产生关联性的宏观结构,具有开放的概念,小到一个建筑单体设计,大到一个城乡规划,都应该需要按照区域建筑学观点确立宏观结构。区域建筑学,就是在挖掘宏观结构的过程中把物质和非物质的潜能作为基本的出发点,由此判断和梳理设计项目的外部驱动力。并在区域自然生长、区域城市衔接、文化区域关联三个方面做探索。最后,他提出区域建筑学是在特殊时代下产生的,更多是从区域维度上对当前建筑现象的一种认识和解读,也为建筑学科、建筑教育、建筑创造在发展方向上提供一种理论补充,最重要的是调和设计方法,希望未来的建筑学在多元发展上更加包容,也去倡导创作能够更加关注整体,淡化个性,在建筑区域维度上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生命力。
张伶伶教授
报告四:大数据助力理解城市
报告人:深圳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李清泉
李清泉教授提到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城市化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优美的城市,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对城市的理解除了现有的物理城市空间以外,还有一个以人为节点的虚拟网络空间,有了这两类的信息就可以整合成为城市的时空大数据,有了时空大数据以后就能够更全面反映城市自然社会和人的信息。因为传统对城市的观测和理解更多依赖于物理空间,比较忽视网络空间,现在网络空间对城市的改变非常大。通过时空基准方法可以对整体城市的海量数据进行建模,有了模型以后就可以对对象进行描述管理,最终对数据进行管理,有了管理之后就可以进行挖掘,最终获得我们想要的城市认识。这里面的数据包罗万象,比如利用社交媒体数据研究城市经济,利用地铁、公交、出租车数据对城市活动群体规律的挖掘认识等。通过海量的数据加深人类对城市的理解,大数据及空间信息作为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外延,希望能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帮助。
李清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