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与举措
2021-11-16

一、主要思路及成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结合地缘特色,坚持以建筑学专业特点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1.思政与专业融合,全方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居环境科学观。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的引领。专业设计课程紧扣“双区”建设和发展,从专业视角解读国家重大战略,增强学生个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自觉性;建筑历史课程比较中西建筑发展历程,深度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建筑技术课程强调绿色低碳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植生态文明思想;城市设计课程围绕城中村、城边村等主题,关注弱势群体需求,深植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人才培养全程,立足“双区”,面向全国,多层次介入思政教育要点,树立学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建筑师社会责任感。


2.实践与课堂联动,全过程践行“人民建筑师”的使命担当。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拓展到社会和专业实践中,形成立德树人的闭环。结合“双区”建设的国家战略,打造专业实践育人新阵地,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投身到城市建设第一线,感悟和理解国家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需求,带领学生深入对口扶贫地区,采用参与式设计的模式,开展乡村规划与乡村建设工作,涵养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家国情怀;响应疫情防控需求,推动学生以科研、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助力疫情防控,提升人民至上思想觉悟,践行建筑师的使命担当。同时,发挥学生专业特长,通过“童享建筑”、“三下乡”等社会志愿服务,传播建筑文化、贡献建筑智慧,实现“知行合一”。


3.社会与学校协同,全员构建一体化的建筑学科育人共同体。

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模式,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强化院系领导、导师、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家长等的全员育人。院士、书记、院长为学生上思政课,强调立德树人;导师、专业教师挖掘专业教学的思政资源,将思政育人贯穿教学全程;校外导师通过专业实践,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加强与家长沟通,持续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利用多元阵地,强化多维协同育人:利用公众号、网站等发布优秀推文,打造主流舆论阵地;推进基层党支部“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引导学生党员以专业视角解读国家政策,发挥党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国际交流项目,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发挥深圳意识形态桥头堡作用。


二、主要举措和办法


专业将贯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精神,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效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强化建筑学子的使命担当,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体举措如下:


1.在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结合建筑学科广泛内涵,形成学科育人格局。挖掘建筑学的广泛内涵,结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在建筑历史理论、绿色节能建筑、乡村建设与旧城社区更新等方面开展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同时依托学院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金课2门与省级一流金课3门,发展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持续拓展挑战杯累计立项,争取省级奖项。目前拟定构建课程包括材料与建造实验、建筑设计与构造(2)等课程。


2.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方面,通过多元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服务社会。依托相关课程所涉及的扶贫项目、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发展国家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开展抗疫课题研究,打造公益项目品牌,建设“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拓展青少年受益人群;继续协助举办建筑文化节,助力深圳文博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筹备建设建筑生态学、中外建筑史等课程。


3.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探索思政进课堂的模式,加强思政教学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全员育人体系。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改革研究,促进省级与校级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推进深大学生工作重点项目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思政项目,形成全员育人体系。


4.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基层党建成果丰富。拟定建设包括建筑历史与理论、乡村社区建设等课程试点团队,强调专业与思政协同教育,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党团建设和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依托学院党委获评全省党建标杆院系,成立学院分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与骨干党员。


乡村社区建设教学团队


上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