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曾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2012年7月至2022年2月任深圳大学校长。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主任,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以及3S集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主持完成了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三十余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973计划项目“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目前正在主持973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等项目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登记软件著作权13项,申请专利9项;“道路路面动态检测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名);“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名),“三维复杂空间目标集成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车载路面快速检测与测量系统”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复杂动态交通环境下网络导航与物流配送关键技术与应用”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城市信息学会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Urban Informatics期刊亚太地区主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部级/一级学会一等奖多项和国际移动测量杰出贡献奖等。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0项,主编参编标准规范7部,出版本领域首部中英文专著《动态精密工程测量》等著作7部,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谷歌引用超2万次,H指数76,入选斯坦福大学“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主持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智能车”,“LD激光扫描测量系统”,“车载多传感器集成智能路面检测系统”,“大型激光动态弯沉测量系统”,以及车载导航与位置服务、车辆监控与移动资产管理、路面信息管理等软硬件系统;解决了多传感器同步与集成控制、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道路弯沉连续测量关键技术和产业化问题;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