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 职称 助理教授/研究员
  • 导师资格 博导
  • 研究方向 城市遥感、资源环境遥感
  • 电子邮件 yangchao161@sina.com; yangchao161@szu.edu.cn
个人简介

杨超,男,1991年,云南大理人, 工学博士/博士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遥感、资源环境遥感、GIS应用等研究,探索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解决“人类活动时空演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难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毕业于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李清泉院士),2021-2023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近年来以一作/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Science Bulletin》、《Research》(Science合作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科协、太空日报、俄罗斯工程院等权威科学媒体的报道。曾获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年度优秀论文奖(2022)、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中国遥感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奖(2018)等奖项。 受邀担任Nature Cities、Research、The Innovation等10余个一流期刊审稿人。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hao-Yang-81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wEipqFsAAAAJ


主要学术成绩:

探索利用多学科交叉(遥感、人工智能、地理学和生态学等)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解决“人类活动时空演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难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学术创新:

(1)在人类活动扩张监测方面,发展了人类活动时空演化分析新范式,将人类活动扩张研究从传统的平面视角拓展至立体空间,精准透视了山地这一脆弱区的开发格局与规律;

(2)在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估方面,构建了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系列评估方法,系统剖析了从植被损失、生物多样性威胁到生态质量退化的连锁反应,揭示了人类活动引发的多维度生态影响;

(3)在人类活动扰动下的生态可持发展路径方面,构建了基于自然的前沿解决方案 (如自愿避免毁林与生态绿化措施)的效益评估方法, 量化解析了森林保护的碳减排效益和屋顶绿化的增汇潜力。


研究成果为全球/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以及“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与新见解,促进了全球人-地关系系统研究。


课题组长期招聘遥感、地理、测绘、生态、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副研究员,有意者欢迎联系。

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山地人类活动扩张的时空格局及生态影响研究(NO.42471312), 2025/01-2028/12,负责人,在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大型线性文化遗址遗迹卫星遥感精准探测,2025/04-2028/03,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顾及垂直梯度的城市群不透水面蔓延与地表增温效应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NO.42201319),2023/01-2025/12,负责人,在研。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山坡城市化演变及效应研(NO.2021M702233), 2021-2023,负责人,已结题。
代表论文
(1) Tang Y, Yang C*, Wu H, Xu Z, Tan L, Tu W, Li B, Li Z, Wang Z, Guo K, Xiong S, Chen S, Zhang B, Tian J, Hu Y, Chen Z, Jonathan M C & Li Q*. Tropical forest carbon offsets deliver partial gains amid persistent over-crediting. Science, 2025, 390,182-187. (研究型长文)
(2) Yang C, Xu H, Li Q*, Wang X, Tang B, Chen J, Tu W, Zhang Y, Shi T, Chen M, Ma W, Liu H & Jonathan M C. Global loss of mountain vegetated landscapes and its impact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 8971.
(3) Yang C, Liu H, Li Q*, Wang X, Ma W, Liu C, Fang X, Tang Y, Shi T, Wang Q, Xu Y, Zhang J, Li X, Xu G, Chen J, Su M, Wang S, Wu J, Huang L, Li X & Wu G*. Human expansion into Asian highland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its effec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4955.
(4) Yang C, Zhang Y, Chen M, Zhu S, Tang Y, Zhang Z, Ma W, Liu H, Chen J, Tang B, Zhang D, Huang Z, Wang X, Tu W, Liu C, Shi T, Xu H, Cui A, Meng F, Zhao T, Guo K, Guo W, Fan B, Qin Q, Hong W, Wu H, Wang B, Zeng J, Wu K & Li Q*. Roof greening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possibly afford a large potential carbon sink. Science Bulletin, 2024, 69, 3216-3220.
(5) Yang C, Li Q*, Wang X, Cui A, Chen J, Liu H, Ma W, Dong X, Shi T, Meng F, Yan X, Ding K & Guofeng Wu. Human Expansion-Induced Biodiversity Crisis over Asia from 2000 to 2020. Research, 2023,6, 0226. (Science合作期刊)
荣誉奖励
1. 2022年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年度优秀论文奖(排名1)
2. 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地表覆盖信息提取及应用)(排名 6/15)
3. 2018年中国遥感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奖(排名1)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