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春教授领衔“佗城创想计划(TCCP)”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十年(IDSSD)”首批认可项目
2025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然科学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Lidia Brito)签署的批准函通知:由深圳大学杨晓春教授领衔、王建明博士后(现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策划执行的“佗城创想计划(TCCP):以全民参与为目标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历史名城名镇遗产保护和活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IDSSD)”(以下简称“科学十年”(IDSSD,2024-2033))首批认可项目清单。此前,项目已于今年5月7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利益攸关方论坛(STI)期间进行了展示。
该项目由深圳大学2035卓越研究计划资助,获得龙川县佗城镇人民政府在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大力支持,是首个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牵头、成功获得联合国授权的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项目。首批联合申报的合作单位与成员包括日本千叶大学植田宪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林曦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吉日木图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师牛梦茜博士。执行期间,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生尹业瑞同学还获得“深圳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创新成果培育项目”的资助。这一项目的成功入选,不仅彰显了深圳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在以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以多专业多校协同的方式建构起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深入合作的基础,项目团队将积极参与和共同维护全球遗产保护和活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图1:“佗城创想计划(TCCP)”项目在联合国总部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利益攸关方论坛(Multi-stakeholder Forum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TI论坛”)展出
“佗城创想计划(TCCP)”针对中国欠发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存在的现状困境和问题,自2023年8月20日开始,项目团队成员采用“文化人类学+设计学”田野调查方法开展了17次田野调查,在项目调查起始阶段便紧密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针对性聚焦目标4优质教育、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15保护陆地生物、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作为TCCP的重点关注领域。强调以在地生活者为主体,以追求地域多样性为目标,以挖掘与活用佗城古镇人、文、地、产、景等原有地域资源为手段,开展 “资源挖掘-居民参与-链接乡贤-引入企业-共创共享”的多层次社区营造实践,逐渐培养起人才育成、社区共建、全民参与的“多主体共创共享参与机制”。目前,在广东省龙川县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正有效探索适用于欠发达地区佗城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的当代发展路径。

图2:“佗城创想计划(TCCP)”项目的总体目标与行动计划

图3:“佗城创想计划(TCCP)”链接华侨乡贤、返乡青年,推动历史建筑产权梳理及活化
按照2024至2033年为期十年的研究周期,发起团队将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开放科学建议》,以开放获取的方式提供给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对本项目感兴趣的学者们,积极吸引更多研究者、实践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参与到“佗城创想计划(TCCP)”项目中。团队还将致力于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向在地居民提供公共教育普及项目,并持续以年度出版物、年度简报、线下分享研讨会及学术论坛向公众和相关利益者开放研究成果。以本项目正式获批为契机,我们计划尽快开启第二批合作单位成员的招募工作。
“科学十年(IDSSD)”由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8月正式设立,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实施,是一项面向全球的科学倡议,旨在以科学促进全球协作,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十年(IDSSD)”倡导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积极转型,构建人人可参与、可受益的科学文化。其核心使命是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科学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为落实该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科学十年(IDSSD)”项目征集工作。经过全球范围的严格遴选,最终包括本项目在内的第一批共57个项目(Projects)入选“科学十年(IDSSD)”首批认可项目清单。

图4:认可项目批准函截图

图5:首批认可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