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梁鸿文先生
2022-01-07


中共党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退休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创始人、顾问总建筑师梁鸿文先生,因病于2022年1月3日在深圳逝世,享年88岁。


生平

梁鸿文先生,1934年12月生于广州。1953至1959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59年毕业后至1987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曾任美术教研组主任,并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美术教研组主任;参加过国庆工程、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北京大学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建筑设计工作。

1983至1984年,参加深圳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

1984至198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访学,并在该校艺术学院任教,主持水彩研修班(Water Color Workshop)的教学,并举办画展。

1987-1995年,在深圳大学建筑系任教,并在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是深大建筑学科奠基人之一,期间多次荣获深圳大学优秀教师奖,为深大建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5年自深圳大学建筑系退休,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2016年更名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任顾问总建筑师,主持过众多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并获多项优秀设计奖。


历经千帆,开朗豁达,笑对人生

梁先生的一生波折不断。刚毕业时被分配到美术教研室,梁先生一开始因为不能从事心爱的建筑设计而十分苦恼,但是本着“服从需要”原则和“听话出活”的清华学子操守,积极服从工作安排,并很快融入美术教研室集体中。

后来先生不得已和年仅四岁的女儿分开,寒冬只能住在四面透风、没有被褥的宿舍。即便如此,乐观的先生“当看到鄱阳湖畔的蓝天绿草,顿时似觉到了天堂,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竟显的那么美好。”

1995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现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初期,完全不懂经营管理的梁先生担任执行院长兼总建筑师职务,从争取项目、方案设计到工程图纸都要亲力亲为。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行业萧条,举步维艰。但是先生与同仁顶住压力,一同把公司发展壮大,成为深圳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型建筑规划设计企业。

梁先生的一生充满坎坷,从少年时期随家庭颠沛流离,到成长中的数次人生波澜,无论碰到任何困难和挫折,先生都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


潜心专研,技艺高超,绘画人生

1959年至1964年,梁先生留校在建筑系美术教研室担任美术教师,协助室主任程国英老师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当时与先生一起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建筑系美术教研室老师,大都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先生常随这些艺术家们观摩艺术展览,认真阅读画册书籍,到山村古镇等写生作画。就这样,先生很快逐渐适应了美术教学工作,融入到艺术家的团队中。

1979 年后,梁先生第二次被调入美术教研室,并担任室主任工作,此时大量教学资料、教具和范画流失,一切要从头开始。先生跟随华宜玉先生钻研建筑透视渲染的技法,对建筑系有很大影响和贡献,那时每当建筑系接到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项目,先生常随华先生一起负责画渲染图,在建筑的表现技法上得到长足进步。1980 年代初,在吴良镛系主任的建议下,教研室全体人员到敦煌石窟参观临摹,第一次近距离欣赏璀璨的古代宗教艺术,其阔大静穆的美穿越时空,感动了梁老师。从此,佛像画也成了先生的业余爱好。

先生说:“绘画成了我在异地生活、人际交流的敲门砖,也从中体会到人们在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和道德观念上的世界共同语言。”绘画已成为先生提高设计水平,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其丰富人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出名门,绿色地域,建筑人生

梁鸿文先生进入清华建筑系就读期间,梁思成先生担任系主任。梁思成先生学识渊博、言语幽默。二年级的时候,梁思成先生还对先生小住宅设计作业进行点评。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史课程和手绘图、水彩绘画也对先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此外,吴良镛先生和汪坦先生都对梁鸿文先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吴良镛先生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勤奋作画的实践对先生有直接的帮助,影响了先生对城市与建筑、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看法。汪坦先生是世界现代建筑大师莱特先生的弟子,也是深圳大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他对莱特的有机建筑观和教育观的阐述深刻影响了先生的设计实践。

梁鸿文先生在清华建筑系期间曾参加过国庆工程、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北京大学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的建筑设计工作。1983年在李承祚先生带领下参与了深圳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该设计获得了中国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校园规划设计奖”。梁鸿文先生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中心广场和演会中心的设计。在设计中,更加注意注重莱特所提倡的自然、规划、建筑与环境装饰一体化的设计观念,做到“顺应自然,把自然引入建筑,新技术与地方材料结合,雕塑、壁画、喷泉、绿化、水流等装饰元素与空间造型同时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力求经济节约”。演会中心已成为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和“此时此地”地域性作品的突出代表。中心广场也由于其顺应地形、大气宽阔的空间体验,成为优秀校园空间的典范,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梁先生深受老师和学生们尊敬和爱戴。无论是在清华大学还是深圳大学工作期间,先生都对教学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刚毕业留校担任美术老师初期,先生能够快速融入教学组,对前辈尊敬关心,对同事热情帮助,对学生既严且爱。在清华教授建筑初步课程时,先生给学生留下“文章再好,别无他奇,只是恰好;做人极善,别无他异,只是本然”的课堂入门赠言。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学生治学和为人之道。

1983年参加深圳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时,条件极为艰苦。梁先生身先士卒,在烈日下带着其他老师和清华建筑系的实习生一同查勘现场,做模型,反复推敲方案,然后一步步实施。在设计演会中心时,由于经费不足,造价受到限制,为了找到合适又便宜的材料。先生经常带着设计团队和参与设计的学生去建材市场反复挑选可用的材料。买不到合适的建筑构件时,就亲自带着学生买材料自己制作。学生跟随梁先生不但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先生不畏艰苦、乐观豁达的态度所感染。


图14:梁鸿文先生与学生一起制作演会中心雨水口雕塑模型

图15:梁鸿文先生与老师们在张家界


1984年至198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讲学期间,在该校艺术学院主持水彩研修班的教学。期末学生给梁先生的评语写到:“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好教师!”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无拘束地提问及表达意见、视教师为朋友的表现,给了梁先生很大的启发和鼓励,甚至影响了梁先生回国后的建筑设计教学。深圳大学建筑系成立初期,大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像梁先生这样的年长教师不多。先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与老师们在一起探讨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在系里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在项目设计中,先生鼓励学生和年轻老师共同参与设计,一起讨论,只要建议合理,积极采纳。休闲时间,老师们都爱到先生所在的项目组闲聊,谈笑中经常还能收获一些设计灵感。

生活中,先生与同事们打成一片,经常一起参观旅游,全没有前辈的架子,也不计较个人得失。图书馆北馆六楼,曾经的设计院、建筑系专业教室、图资料室都留下梁先生的身影。无论她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梁先生在2018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周年院庆赠书给学院时,谈到她对学生的深厚关爱,引用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著《飞鸟集》中的诗句,令无数校友动容: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 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吾爱有三,

日、月、卿。

日为朝,月为暮,

而卿,朝朝暮暮……

先生是我们尊敬的师长,是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楷模。她时刻带着微笑、和蔼可亲、热情友善,感染着身边的所有人。正如她在《梁鸿文画集2》里所说的:“回顾往昔,无论挫折或顺利,都是人生的游历过程,没有失败或成就可言,但毋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和‘勤奋努力、行胜于言’的校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得到进步。”先生曾和大家谈起一副清代名家对联:“无富色,无贵色,无学问色,方为士品;有书声,有机声,有孩儿声,才是人家”(意思是:无财富相,无权贵样,也无学问表现,却显高尚品格;有读书声,有纺织响,还有孩子欢笑,才算正常人家)。先生说:“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平实、自然的人生写照。”

先生虽然一生坎坷,但硕果累累,其设计作品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优秀奖、教育部优秀教育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二等奖、广东省二等奖、深圳市勘测设计一等奖等。她为国家培养众多优秀人才,著有多部画集,被评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十大感动深圳的清华人”称号,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总建筑师及从业35年以上卓越贡献专家等称号。

先生待人诚恳,乐观向上,学才兼备,师德高尚,深受广大师生、同事的尊敬和爱戴。她的辞世是建筑教育与实践界的损失!家人、亲朋好友、师生和校友深感悲痛!

梁鸿文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22年1月7日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