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建筑学硕士生在2021“The SafeHouse安全屋” 国际竞赛中获得亚军
2021-03-22

喜报 | 我院建筑学硕士生在2021The SafeHouse安全屋”

国际竞赛中获得亚军




2021313日,由UNFUSE主办的国际设计竞赛“The SafeHouse: Homes for the homeless students”(安全屋:流浪学生之家)宣布获奖名单。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级建筑学学硕学生苏泽勇、欧阳洋、周伦的作品《Between Alleys》(指导教师:何川)在本次竞赛中荣获“Runner-up“(亚军)奖项。本次竞赛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8份参赛作品,由Assembledge+建筑事务所创始人David ThompsonRangr Studio创始人Jasmit RangrKDa事务所创始人Kevin Daly担任评审。

 

本次竞赛源于我院建筑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设计课程,何川教授对本次竞赛进行了全过程指导,并提供了居住模块化设计方法论的支持。此外,钟波涛、金珊、陈珊、曲菲等老师参与了设计教学的点评指导。

 

The SafeHouse 国际竞赛

竞赛背景:教育对年轻人的未来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空间占据了青少年生活的绝大部分。每年有大量家庭因为毒品、自然灾害、经济危机而奔溃,儿童作为家庭成员的弱势群体被迫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在美国有超过一百万的学生符合联邦政府对无家可归者(NCHE)的定义,司法部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170万青少年经历无家可归的现象。竞赛要求参赛者重新考虑如何解决儿童无家可归的问题。当前的庇护所方案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来说功能失调,人满为患。竞赛要求为因各种原因而无家可归的儿童设计一个场所,不仅是提供临时的住所,还在于提供一种社区意识、使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份。设计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庇护所:提供一个稳定的居住场所

恢复:治疗无家可归的创伤

整合:在场所内创造兼职工作的机会

 



SafeHouse 提案旨在为150-20013-18岁的无家可归学生提供住宿设施,同时满足其学习生活中所必须的生活空间、成长空间和互动空间。住宿方案需要灵活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同时兼具易于建造的特性,并在教育规则约束和放松之间取得平衡。


 



Concept 概念提出


每一个流浪儿童就像一个飘零的小个体,他们从原生家庭脱离出来,散落在城市的角落,他们需要关怀,需要与社会产生积极的互动。我们希望将这些零散的个体汇聚在一起。因此,我们以小单体为原型,希望通过组团的模式创造具有社区归属感的街巷空间,同时在居住组团中插入食堂、自习、商业等公共功能,希望孩子们共同学习与成长,也希望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能感受到更多爱与关怀,为他们去除心中的孤独、阴郁,在这里可以慢慢打开心扉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温暖从而拥抱未来。

 




Group mode 居住组团


通过居住模块(3*4m4*5m)以及盥洗模块(3*5m)的组合,创造出多种“house”组团模式,除了住宿和洗浴功能,每一个组团内部都有内部庭院提供交流场所。组团的尺寸均控制在12m*12m的中等柱网系统中,这些中等组团经过再次的组合搭配创造出更丰富的街巷空间,再将公共功能体块结合人行流线及隐私分区插入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一层,局部二层,使公共功能渗透到居住片区。

 



Three-dimensional community 立体社区


 

SafeHouse目前的设计分三层,由于整体是分散式布局,底层的空间十分流通,可达性很强,住在不同组团的孩子们可以走街串巷,相互交流。二层的平台也是大家主要交流和活动的区域,一二层的宿舍组团会共用一个小花园,组团内有楼梯可以上下,以达到组团更多的互动。在二层也插入了很多的公共空间,比如露天舞台和阅读室,主要分布在内部庭院周围,有方便的楼梯可供上下,使得整个社区在垂直空间上可以形成互动,此外,随着模块化的设计,本社区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像树一样竖向成长,为更多计划外的流浪儿童提供帮助。

 


 

指导教师评语

苏泽勇、欧阳洋、周伦三位研究生提交的设计方案《Between AIIeys》,通过立体聚落的空间布局方式,回应这次竞赛对无家可归者的场所要求。在满足使用者的基本居住及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街、巷、院落的空间建构,创造适合无家可归学生的相互交往、学习以及其它个性化的空间。此外,通过标准构件组合成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模块及组合单元,以适应当下及未来的发展变化。

——何川

 

小组成员



undefined

近年来,深圳大学建规学院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改革,加强了研究生设计课程模块的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设计竞赛。设计课程导师组结合团队的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以开拓视野,也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上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732877    26732848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3688 号

邮编:518060

电话:(0755) 26536114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 粤ICP备11018045号-7